夏爾·皮埃爾·波德萊爾:(Charles Pierre Baudelaire,1821年4月9日-1867年8月31日),法國十九世紀最著名的現代派詩人,象征派詩歌先驅,代表作有《惡之花》。夏爾·波德萊爾是法國象征派詩歌的先驅,在歐美詩壇具有重要地位,其作品《惡之花》是十九世紀最具影響力的詩集之一。
清晨起來
我就問道
他曾經來過嗎?悵然未久
那么迷惘 輕輕地來過
卻如流星般燦爛而又無聲地劃落
我要把我的幽思送給那個幽影
來自時間的偉大與永恒
你那不安的靈魂與抗議
你來自天上或地獄?
你來自上帝或魔王?
是善之花 還是惡之花 ①
你是充滿誘惑的使者
還是人間憐憫的暖流
像蘊藏著烈火一樣撕裂著地獄
不再為虛偽的紗幕所蒙蔽
不再為盲目的樂觀所陶醉
也不再為世間的丑惡所嚇倒
你是潔白高貴的天鵝 ②
伸長抽搐的頸,抬起渴望的頭
望著那片嘲弄的、殘酷的藍天
仿佛向上帝吐出了它的詛咒
你看見一個港,滿是風帆桅檣
破敗的街區(qū) 骯臟的工廠
巴黎煙霧彌漫的天空
凄涼帶去了眼淚和嘆息
卻不過生活在你的詩中的幻想
殘碎的夢啊
在里昂那年的冬天 ③
孤獨的人在遠方流浪
太陽的神情是那么冷漠黯然
藍色的紫羅蘭早已枯萎無力
曾經的童話棄你而去
像墳墓一樣荒蕪
走在喧鬧的巴黎
心中的夢卻是如此遙遠無期
讓你憔悴又沮喪
像灰蒙蒙的天空中一輪落日
母愛又讓幸福充滿失望和悲哀 ④
流浪,流浪在異域的身影
青春是一場晦暗的風暴
只是等待口袋里裝著智慧歸來 ⑤
浪蕩是你的高貴與文雅
《1846年沙龍》相信美好日子的到來⑥
愛倫·坡是你夢幻的天堂 ⑦
異國情調的“黑維納斯”” ⑧
交織著靈與肉的沖突
混雜著痛苦與歡樂的詩篇
痛心而又美麗 彷徨
遠處的精神在暗中把你約束
等待的日子也時刻把你折磨
多么痛苦啊,身上的舊傷仍在燃燒
燃燒在床褥墳墓里面
只有更悲慘的布魯塞爾 ⑨
一個從地獄歸來
一個向地獄走去。
從此一切變得漆黑血腥
他們將駐足欣賞
沉溺于這些惡之花
它醉人的芳香
誘人的顏色
靈魂的凈化
卻把大地化作荒蕪不毛
乘著你那憂傷的歌聲的翅膀
令人喜愛的春天失去了芬芳
虛無了醇美的滋味
愿上帝保佑你
那時辰就要響了
早日踏上回鄉(xiāng)的那條路
在寂寞的塞納河上慢慢地倘佯
滿懷著輕蔑把解脫扔在地上
那里有最美麗的地方
那里,是整齊和美
豪華,寧靜和沉醉
明天、后天、永遠!
——如同我們一樣!永恒的流浪者
注釋:
1、惡之花:《惡之花》(1857)是波德萊爾的代表作,也體現了他的創(chuàng)新精神。惡之為花,其色艷而冷,其香濃而遠,其態(tài)俏而詭,其格高而幽。它綻開在地獄的邊緣。一八五七年六月二十五日,《惡之花》經過多年的蓄積、磨礪,終于出現在巴黎的書店里。
2、天鵝:《天鵝》是《惡之花》里的一篇短詩,用天鵝的形象表達了詩人渴望復歸天堂的心情,并向上帝發(fā)出了譴責。波德萊爾正是一只逃出樊籠、在污泥中掙扎而且詛咒上帝、懷念故鄉(xiāng)的白天鵝。
3、里昂:波德萊爾父親早逝,母親改嫁一名軍官,但是波德萊爾極度討厭繼父,覺得繼父奪走了自己的母愛,并連帶恨起了自己的母親。1832年,波德萊爾隨母親到了繼父的駐地里昂,進了中學。
4、母愛又讓幸福充滿失望和悲哀:波德萊爾一直想當作家,但這一決定卻受到家庭的萬般阻撓,他的母親20年后回憶說:“當夏爾拒絕了我們?yōu)樗龅囊磺,而想自己飛,想當作家時,我們驚呆了!那在我們一直是幸福的生活中是多大的失望、多大的悲哀。
5、口袋里裝著智慧歸來:波德萊爾的青年時代非常不檢點最終引起了家庭的不安,決定讓他出游,離開巴黎,試圖通過“改變環(huán)境”來把他的生活引入正軌。這是當時富有的家庭針對不聽話的子弟慣用的手段,算不上是什么懲罰,波德萊爾似乎也沒有什么怨言。于是,1841年6月9日,他在波爾多登上南海號客貨輪,啟錨遠航。
6、《1846年沙龍》:1845年5月,波德萊爾發(fā)表了畫評《1845年沙龍》,盛贊浪漫派畫家德拉克洛瓦,稱他為“過去和現在最有獨創(chuàng)性的畫家”。這篇長文以新穎、感覺的敏銳和行文的果斷,震動了評論界。
7、愛倫·坡:1847年1月27日的《太平洋民主》雜志刊登了埃德加·愛倫·坡的短篇小說 《黑貓》的譯文,波德萊爾讀到之后,立刻被征服了,因為他在這位美國作家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思想,詩情,甚至語言。
8、對波德萊爾影響最大的女人是讓娜·杜瓦爾,這個具有異國情調的“黑維納斯””幾乎是波德萊爾的終生伴侶。雖然在近二十年共同生活中,波德萊爾幾次因不堪其粗俗、貪婪和欺騙而要離開她,終于還是散而復聚,相守在一起,并在她病中百般照料,充當著父親的角色。讓娜·杜瓦爾啟發(fā)他寫出許多交織著靈與肉的沖突、混雜著痛苦與歡樂的詩篇。1861年以后,這個女人不知所終。
9、布魯塞爾:波德萊爾想進入法蘭西學士院,而得到傳統(tǒng)文學界的認可,1861年12月11日,他提出申請作候選人,但最終無疾而終。貧病交加的波德萊爾把希望寄托在布魯塞爾,他想到那里去演講,同時出售自己的作品。1864年6月,他到了布魯塞爾,計劃中的演講遭到冷遇,比利時的出版商拒絕了他的作品。他在布魯塞爾過著比在巴黎更貧困、更悲慘的生活,而債主又在巴黎等他,他不能回去,他的心緒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惡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