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春晚,我印象最深的一個節(jié)目就是擁有“法蘭西玫瑰”美稱的蘇菲·瑪索與劉歡共同演繹的《la vie en rose》。普通觀眾對于國與國的建交興許了解不多,但基本上所有人都知道這次春晚蘇菲·瑪索首登央視馬年春晚,很大程度上是為了慶祝中法建交五十周年。
作為一個90后,我出生的那年剛好是中法建交30周年。不過說實話,從小到大我對中法建交并沒有多大概念。也許是因為我出生的時候,中國與法國就已經(jīng)保持了三十年之久的友好關系,而我對中法未建交以前的狀況又知之甚少,沒有建交前后的強烈對比,兒時的我也就沒對中法建交有多大感悟。不過因為今年是中法建交的“金婚”之年,所以我也就私底下多了解了一下中法建交的前前后后。
中國與法國正式建交是在1964年1月27日。那個時候全球正處于冷戰(zhàn)格局下,由于美蘇對峙,歐洲被一分為二。正如我們所熟知的,西歐各國與美國結盟,建立起北約組織,而東歐國家則與蘇聯(lián)結盟,建立起華約組織。美蘇兩極爭霸使得昔日輝煌的法國被迫淪為了世界舞臺上的二流國家。然而,法國卻是一個有著極強“大國情結”的國家,法國人民有著強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所以,他們不甘心當時的局面,反霸情緒嚴重。后來,戴高樂將軍成功當選法國總統(tǒng),在他看來,“法國若要在世界上重振雄風、再現(xiàn)輝煌,就必須有完全的行動自由并積極參與全球事務”。然而,在當時的西歐,英國緊隨美國亦步亦趨,德國又因其戰(zhàn)敗國的身份分裂而難保自身的獨立,在整個歐洲都難找到可以同美國抗衡的盟友。于是,戴高樂把目光聚焦在了中國身上。因為當時的中國同法國處境很相似,隨著中國的獨立發(fā)展,反蘇情緒也日益高漲。于是,法國決定改變不正常的中法關系,并最終于1964年1月27日與中國正式建交!皩χ袊鴣碚f,中法建交打開了中國同西方國家關系的缺口,打破了國際上反華勢力企圖孤立、排斥中國的陰謀。法國則實現(xiàn)了戴高樂將軍反對美蘇主宰世界、追求法國自主獨立大國地位的重要目標!
中法關系在戴高樂后的蓬皮杜總統(tǒng)、吉斯卡爾·德斯坦總統(tǒng)時期保持了相對穩(wěn)定的發(fā)展,直到密特朗上臺后,兩國的關系才開始出現(xiàn)波動,陷入低谷時期。而這樣的局面隨著希拉克的上臺而得到改變。當時德國實行低政治化的經(jīng)濟政策,一致謀求與中國的經(jīng)濟合作,取得了很大成果,并成為了中國首要的歐洲經(jīng)濟合作伙伴,這使得希拉克意識到,必須要調(diào)整密特朗時期的對華政策,緩和中法關系。希拉克在其12年的任期中曾四度訪華,是與中國保持最密切接觸的西方國家領導人之一。與此同時,希拉克在位期間,中法兩國領導人的互訪次數(shù)也增多。而后,薩科奇上臺,中法關系經(jīng)歷了由好到壞再由壞到好的坎坷過程,但就算期間挫折種種,中法兩國關系也始終向著良好的方向發(fā)展。隨后再到奧朗德上臺,中法兩國迎來了建交50周年的“金婚”紀念日,中法兩國的關系變得更加親密友好。
不過,作為一個不談政治的90后,我更想談談中法建交五十年來我的親身感受。我不知道在中法未建立友好關系以前中國人眼中的法國是怎樣的,也許那個時候人們覺得法蘭西是個很遙遠的國度,就像我外婆說的,“那個國家應該是在地球的另一端吧。那時候溫飽問題都還沒解決呢,哪有閑功夫管別的國家呀”。也許普通百姓把法蘭西統(tǒng)歸于“外國”一詞,法國人也都是“外國人”,藍眼睛金頭發(fā)高鼻梁的“外國人”?傊乙膊恢滥莻年代的人們到底對法國了解多少,我只知道在我很小的時候,我就明白,romantic,拿破侖,巴黎,埃菲爾鐵塔,凱旋門,盧浮宮,紅酒……這些詞都是屬于法國的,每次見到這些詞匯時,第一反應就是“這說的就是法國吧“。也許是中法關系發(fā)展得越來越好的緣故吧,我得以多渠道且更全面的了解法蘭西這個浪漫之國。
如果要問我最喜歡法國的什么,或說法國的哪一方面給我?guī)砹朔e極的影響,我想應該是法國的文化吧,或者準確點說是法蘭西特有的藝術的人文氣息。我從來沒有艷羨過美國的富有強大,但是我卻十分憧憬法國的浪漫與愜意。我喜歡把法國從西歐的國家里挑出來,因為它和北歐更相似,但又不全是。不過因為我并沒有到法國去生活或者是旅游,所以我對于法國文化的了解基本上都是通過書籍、音樂和電影之類的。其中,我最愛的,就是法國電影。
同好萊塢的電影不一樣,我個人覺得法國電影褪去了濃濃的商業(yè)氣息,透著一股清新浪漫之氣。很多法國電影都不會像好萊塢大片那樣,運用大量特效給人以視覺上的沖擊,而是通過一個細小又平凡的故事給人以心靈的震撼。
對于法國電影,我最喜歡的還是青春題材的愛情電影。印象最深的還是《初吻》。這部被譽為“法蘭西之吻”的作品確實很美好。先不說劇情如何,光是14歲的蘇菲瑪索那甜甜的笑就已經(jīng)讓人傾倒。而這部電影,也向我們展示了青春期少年在早戀中的哀與樂。故事很簡單,但就是說不出為什么這么喜歡它,也許這就是法國電影的魅力。除了《初吻》以外,《兩小無猜》也令人印象深刻。一是瑪麗昂歌迪亞的演技令人稱贊,二是相比《初吻》來說,《兩小無猜》在劇情上更特別。在看完整部電影后,我總是會想,“Cap ou pas cap?”,假如人生就是場賭注,那又會怎樣。
除了青春愛情片之外,法國人還特別擅長熬制心靈雞湯。比方說《天使艾美麗》、《蝴蝶》、《放牛班的春天》之類的著名的心靈雞湯級電影。這些電影往往都是從一個很小的人物入手,把他們平淡卻不平凡的人生展現(xiàn)在我們面前,讓我們覺得其實很多美好的東西都在我們身邊,關鍵是我們怎樣去發(fā)現(xiàn)去經(jīng)營。相比而言,美國更擅長的是制作各種英雄情結的片子,雖然觀眾看完之后會感到震撼,但那畢竟離我們很遠,太不現(xiàn)實。而法國電影就是那種接地氣兒很足的類型。但是這種接地氣兒并不顯得俗套,我想這也許是與法國人身上的藝術氣息有關的,所以他們才能把那些小故事表現(xiàn)得那么親民與美好。此外,我個人覺得《這個殺手不太冷》其實也是一碗心靈雞湯。不過,它的題材與其他勵志溫馨電影不同,而且角色也不是平凡小人物,而是一個殺手和早熟的少女。但是我又覺得它確確實實是一部經(jīng)典的心靈雞湯級電影。呂克貝松用殘酷的現(xiàn)實襯托出了里昂這個殺手的溫情。關于這部電影的影評有太多太多,我除了用經(jīng)典來形容它,實在找不到別的適合的詞匯。
當然,法國還有很多其他題材的電影,比如我們熟知的輕松喜劇片《的士速遞》,又或者是歷史題材的《絕代艷后》,還有任務傳記《玫瑰人生》等等之類,但是我個人還是偏愛法國的小清新愛情電影和心靈雞湯電影。
透過法國電影,我可以感受法國的浪漫與藝術氣息,更能瞥見到法國人的生活小片段。我一直覺得在當今的中國社會,人們急于顯達,往往每天都在忙碌中度過,也許我們的物質(zhì)生活水平的確是越來越好,但是在精神層面,國人們確實又缺失了一些東西。就像父母們?yōu)榱俗尯⒆由细玫貙W校,忙于工作賺錢,卻忽視了與孩子之間的親子溝通;情侶們迫于買房的壓力,卻忘了在街頭擁吻的浪漫……事實上,觀看法國電影,帶給我最大的益處就是讓我時刻牢記,不管生活多么艱辛,不過生存壓力有多大,都不能被這些外物所左右,內(nèi)心應該一直住著一個小女孩,把人生當做一件浪漫的事,學會忙中偷閑,苦中作樂。保持一顆寧靜而淡泊的心,去追求精神世界的美好生活,而不應被物欲所蒙蔽。
現(xiàn)在正值中法建交五十周年,我希望能有更多優(yōu)秀的法國電影能夠進入中國市場,讓我們更好地感受法蘭西文化。當然,更希望的是中國和法國之間的文化交流能夠更進一步,中法人民之間都夠更加友好和諧的相處。